导航栏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部门乡镇 > 部门 > 清新区民政局 > 其他 > 部门动态

打造精神障碍患者的“心晴港湾”!清新探索“社工+”介入社区康复工作模式获人民日报关注!

时间: 2023-12-14 09:11   来源:本来   发布机构:   点击:-

近日,《人民日报》对清新区探索“社工+”介入社区康复工作模式助推精康融合进行了报道。

微信图片_20231214085559.jpg

全文如下:

“小乐(化名)今天感觉怎么样?”敲开服务对象的家门,阳光从门缝照进客厅,社工热情地向小乐和妈妈扯起家常,收获了小乐一个轻微的点头。

因患有较严重的抑郁症,小乐从初中毕业后就待在家,六年间甚少与外人接触。而如今,小乐可以在母亲的陪伴下,对交流作出简单的回应。

小乐的转变源于父母多年以来坚持治疗以及清新区开展的“心晴港湾·清新区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”对他的帮助(以下简称“心晴港湾”)。

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事关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。清新区把精康服务工作作为关爱精神障碍患者(下简称“精障患者”)的一项重要内容,以项目开展为抓手,积极探索社工介入社区精神康复工作模式,打通精障患者融入社区、回归社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切实增强精障患者及家庭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营造更加安全、健康、有序的社会环境。

“从0到1”的突破

加速推动精康融合

取样进行摸底调查、建立全册管理数据库、定期开展入户访问......进入下半年来,风向标社工在清远市清新区步履不停,用一次次有温度且专业的服务点燃初冬温暖。

清新区位于广东省中北部,是清远市的两个市辖区之一,全区总面积2353.5平方公里,下辖8个镇、209个村(居)委会,常住人口61.85万人,其中包含小部分登记在册的精障患者。

如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暖心服务,提高该群体的“幸福指数”?作为精障患者社区康复服务试点,清新区向前迈出了探索的一步。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机构风向标社工服务,结合地方实际设立了“心晴港湾”项目,探索以家庭为基础、机构为支撑,建设“社会化、综合性和开放式”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。

“心晴港湾”项目从“0”到“1”的成长进阶,是清新区精障患者社区康复服务的发展进阶之路,也是新时期民政工作交给人民的满意答卷。

当前,“心晴港湾”已由社会工作者、心理咨询师、医护人员等组建了一支专业服务队伍,可为清新区的精障患者及其家属或照顾者提供事前预防、危机介入、社交康乐、服药训练、心理疏导、实时支援、个案跟进等一站式社区精神康复支援服务。项目还完成了对全区精障患者的抽样摸底调查。数据显示,超过60%以上的患者表示有社会融入和再就业的需求,约80%受访居民认同需给予精障患者更多的社区关爱,同时在面对精障患者时会担忧潜在的人身安全风险问题。

个案化的精准服务

“社工+”关爱精障患者

服务对象黎大姐,精神二级残疾。一直以来都有坚持服药治疗,内心渴望与社会接触。但偶尔在村里散步走走,邻里还是会向她投来歧视的目光。

针对该个案,社工从心理入手,挖掘服务对象渴求和感知外部世界的能力,种下自主接触外部世界可能性的种子。通过开展社交技能、生活技能等相关培育,以期达到部分社会功能的再建设,同时,鼓励并帮助服务对象,按照循序渐进原则,尝试从同伴融入开始,再到邻里融入、社区融入,最后融入社会。

另一名服务对象培叔,除了已认定的精神二级残疾,还患有心脏病。其一同居住的80多岁老母亲表示,儿子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勉强可以生活自理,但经常出现头晕,“家务活都做不了,他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?”

为了帮助年迈母亲卸下忧虑的重担,清新区推动搭建“社工+医生+社区+照料人”的网格化管理服务团队,联动培叔住在附近的舅舅,为其建立支持系统。同时与村委会协商,定期关注培叔和其母亲的身体情况,必要时及时反馈至社区医生,整合家人及社区的支持与帮扶。

风向标社工表示,以服务对象需求为出发点,“心晴港湾”将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且有温度的个性化服务。后续,将加强部门联动、资源链接的工作力度,通过“部门联动+安心热线”织密精障患者家庭支持网络、“社区倡导+公益导入”向康复主阵地持续注入动力,实行“社工+”服务模式,形成机构、家庭、部门、社会的强大合力,推动社区康复服务效果最大化。


您已选择离开清新区政府门户网站,接下来跳转至的页面与本站无关。 4秒钟之后将自动跳转到新页面,请您稍候…… ×

网站导航

底部

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主办 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

清远市清新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管理 版权所有: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
网站运维电话:(仅受理网站建设维护相关事宜) 电子邮件:

粤公网安备 44180302000001号         网站标识码:4418030003

[粤ICP备05057909号]